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 保交楼取得积极进展

最近,中央政治局开会时指出,鉴于我国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,要适时调整和优化房地产政策,因城施策利用政策工具,更好地满足居民对刚性和改善性住房的需求,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。

 

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意味着什么?我们如何看待当前的上海写字楼租赁市场形势?又该如何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?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。

 

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,今年上半年,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。根据商品房网签数据显示,上半年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量为10.3亿平方米,同比增长23.4%,相比过去三年同期均值增长了1.6%。从这一数据可看出,新房和二手房的整体交易量保持稳定。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“存量时代”,交易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,二手房交易占比有所提高。

 

就竣工情况来看,上半年全国房屋竣工面积为3.4亿平方米,同比增长19.0%,增幅较一季度扩大了4.3个百分点。竣工面积的明显增长是由于保交楼工作的顺利推进,带动了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竣工进度加快。

 

从待售情况来看,今年商品房待售面积稳定在6.4亿平方米左右,供需状况相对平稳。就价格而言,6月份,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有涨有落,其中有27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,比5月份增加了1个城市。

 

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虞晓芬认为,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,上半年全国新房和二手房网签成交量仍然保持增长,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没有普遍下跌,价格波动在合理范围内。总体来看,考虑到202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经达到41平方米,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了85万人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5.22%,以及国际经济复苏乏力、国内需求不足等因素,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。但相对于其他行业,房地产市场仍然表现出较强的韧性。

 

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,进入第二季度,市场成交量的增速有所放缓,这主要是因为房地产市场受到宏观环境的较大影响,居民就业压力增大,收入预期减弱,购房能力和意愿下降,购房作为大宗消费恢复相对滞后。下半年,随着宏观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,居民的住房消费和房地产企业的投资意愿也将逐步恢复。

 

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认为,我国新建商品房市场正在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。在进入买方市场的过剩供应阶段,政府应在坚持“房住不炒”的定位下,逐步优化和调整需求管理政策。还可以采用财税和金融等政策,鼓励居民改善住房条件以增加市场需求,通过土地供应等方式优化新建住房的供给时序、结构和空间分布,以推动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实现新的平衡。

 

保交楼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。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,在疫情冲击和市场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,一些长期依赖于“高负债、高杠杆、高周转”模式的房地产企业面临着销售回款困难、新增融资受阻的问题,资金链出现了问题,导致一些已售商品住宅项目停工或者逾期交付,损害了购房者的合法权益。

 

针对部分商品住宅项目逾期交付等问题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财政部、人民银行等部门,通过政策性银行专项贷款和商业银行配套融资的方式,支持已售逾期交付住宅项目的建设和交付。目前,保交楼专项贷款项目的整体复工率接近100%,累计已完成的住房交付超过165万套。保交楼工作的顺利推进加快了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竣工进度,有效防范了商品住宅逾期交付的风险,提振了购房者的信心,稳定了市场的预期。

Instawork    行业新闻    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 保交楼取得积极进展
1
3
2
4
5
6
7
8

热门资讯

商务合作

广告投放

网站营销与优化

商业加盟

联系电话:1366-196-1381

邮箱:sevens.zhu@blissoffice.com.cn